爱情空间 首页 > 情感

跨龄恋的承受力

 跨龄恋的双方比一般恋情要承受更多,跨的不是年龄而是心理,定位好你的仰慕和依赖之情,选择相恋还是相伴。 我喜欢比自己大的女性,这可能和我父母离婚有关。他们离婚后,...

 跨龄恋的双方比一般恋情要承受更多,跨的不是年龄而是心理,定位好你的仰慕和依赖之情,选择相恋还是相伴。

 我喜欢比自己大的女性,这可能和我父母离婚有关。他们离婚后,我和妹妹都跟着爸爸过,他工作很忙,也无心过问我们。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心里有一个柔弱的小孩,需要照顾,而只有成熟的女人,才能懂得。

 我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我的“上司”,她比我大十五岁,她很成熟,很有魅力,不仅在工作上指点我,也经常教我一些人生的经验。她是唯一能发现我情绪低落的人,每当这种时候,她都会主动关心我,这让我非常感动。我越来越觉得离不开她,宁愿下班不回家一直陪着她待在公司里。渐渐的,她也发觉了我的感情,起初她拒绝我,但慢慢也被我的真心打动了,我们在一起了。但是她对我说,如果我的家人不接受她,为了不让我为难,她会选择离开我。我知道,父母都不能接受“姐弟恋”,可我也非常害怕她离开我,这辈子,我只愿跟她在一起。

 本来我这里已经方寸大乱,没想到我的妹妹竟然也选择了这种“跨龄恋”,她爱上比她大二十岁的老师……天哪!我们兄妹到底是怎么了。

 “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是大家最为熟知的两个心理情结。也是大家公认的“跨龄恋”的心理原因。

 心旅人大海因父母离婚,缺失关怀,渴望母爱,于是爱上比自己大十五岁的女上司;而她的妹妹,也青春懵懂地爱上比自己大二十岁的男老师。在这样的爱里,“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的确发生着作用,曾经匮乏的关注与安全感,都期待在成年后的爱情里寻找回来。这本是一趟忧伤的旅行——正如大海形容的,这样的人内在的自我在缺失成人关爱的那一刻,就不再长大,永远是个小孩,一直等待着成熟的大人的爱,来让它获得慰藉。

 其实,任何男孩在性成熟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恋母情结”,但随着自己的成熟,这种情结自然会化解,转为对同龄女子的钟情,但在择偶时,多少会显示一些“情结”的影子,比如以母亲某一方面的特质作为标准,来挑选恋人。而童年有过创伤经验的男子,则会在“恋母情结”上出现固执,完成不了转化,依然痴痴地爱着年长的女性。

 这样的“跨龄恋”是一种很难的恋情,如果不是“情结”深重到无法自愈,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比如大海,他和女上司的恋情首先会遭到“家人”的阻拦,继而要迎接社会标准的考验。与正常的同龄恋人相比,“跨龄恋”经受的质疑和反对要强烈得多,父母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和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成婚,子女也很难接受父母嫁或娶一个和自 己年龄相仿的同龄人。家人极力反对,亲朋好友会七嘴八舌地议论,也会平添很多烦恼和被抛弃感。

 为了一个人的恋情,被全世界抛弃,这对于早已缺失“安全感”的人来说,是最难承受的生命之重。

 除了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跨龄恋”双方需要经受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因为“女大男小”或“老夫少妻”这种匹配,本来就是对“代沟”的考验。毕竟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心理特点是不同的,沟通理解起来,会有差异,生活习惯和兴趣点也会不一致……这对于恋爱和婚姻生活来说,都是不小的阻力。

 况且再厉害的大女人,也会有小女人的撒娇之心,但对于自己的“小爱人”,可能永远无法让他保护自己,而是一直要关爱着他——这种失衡,可能在相恋初期不会表现出来,但在漫长的爱情生活中,一定会爆发。

 再从生理上看,女人成熟得早,也衰老得快,而男人却不一样,这时候男人的内心会开始作出比较,觉得自己的伴侣老了。这一点对于女人而言,潜伏的危机非常大,因为男人都是注重视觉的。女人的情感,往往是一条发展的线,25岁时可能喜欢30岁的异性,30岁时可能喜欢35岁的异性;但是男人不一样,他们的兴趣点不太会改变,在28岁的时候喜欢20多岁的异性,38岁的时候喜欢20多岁的,48岁的时候还是喜欢20多岁的,58、68岁时仍然还是。

 所以,跨越年龄去相爱是容易的,但跨越年龄去相守却是难的;跨越年龄没问题,承受差异却有问题。因此,在跨龄的好感刚刚发生时,我们就要懂得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选择感情。

 有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依赖会被解读为爱情——特别是对于男性,那些像妈妈一样关注我们的女性,往往会对她们产生依赖,然后就认为自己爱上了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向都是复杂的,不是一种情感就可以概括的,但是肯定会有一种情感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主导地位的情感可以是亲情,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男人能感受到来自女人的温暖或者说男人会对女人产生依赖,这样类似的感情并不一定就是爱情。亲情和友情一样也会包含想念、依赖和眷恋。

 对于大海来说,愿意让哪一种情感占据这复杂感情的主要地位?是友情,是亲情,还是爱情?这个主动权掌握在他的手里。当然了,如果把这个选择定位在爱情上,可以预见他们必然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和挫折。但如果定位于姐姐式的亲情,则会轻松很多。他需要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来作个选择。

 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王子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通俗地讲常见于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此时,正常的男性会与同龄的异性相爱。

 恋父情结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于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称为恋父情结。相传古希腊神话,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

跨龄恋的承受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