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空间 首页 > 情感
婚前公证和心理公正
身家雄厚的英国王储查尔斯在与卡米拉结婚时坚决拒绝律师提出的婚前财产公证这“伤感情”的主意,他坚信自己的婚姻建立在信任和真诚的基础上,情深意重不言而喻。
我和男友是相亲认识的,谈恋爱谈了一年半,他为人忠厚老实,是个可以过日子的人,所以就准备着结婚了。我家里条件一般,也没什么贵重的嫁妆,自己攒了一小笔钱,想着和男友一起买套房,开始我们的小日子。
我正沉浸在要做新娘的幸福中,可没想到最近发生了一件伤心事。男友竟然要在婚前和我做财产公证。他也没什么财产,就是一间55平米的单身公寓,是他爸爸妈妈给他买的。他和我说,要在领证之前去做个婚前财产公证,说明这房子是他一个人的,和我没啥关系,万一离婚了,不能分给我。
说起这件事,我真的很难过,本来我们的感情就不是因为某个邂逅自由恋爱的,土土的相亲,我们都是对方刚刚够格的爱人,可以结婚的对象……若是他有千万家财,婚前做个财产公证,我倒是可以理解,就一间小小的房子,当婚房都不够格,却被他看得如此重,非要公证一番,他把我当什么人了?我在他眼里是个贪财的人吗?
我实在想不通,还没结婚呢,就为未来的离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不知道他到底抱着什么心理,难道结婚不是为了天长地久?看到他这样防着我,存着有一天我们可能会离婚的想法,我就觉得这男人真的不值得我托付终身。
心灵安全岛,帮我出个主意吧,到底这男人值得不值得嫁?
从相识、相恋再到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本已坚定白头偕老,却在最后一刻要给爱情标上价码,布置好“退路”。还没有走进围城就开始假设离婚,这一切给对婚姻充满憧憬的小翠泼了一盆凉水,在她眼里,男友的婚前财产公证行为是顶着法律的名义,体现对自己的防范之心。
婚前公证,不信任婚姻的一个出口婚前进行财产公证是在80后婚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就算最后未必真会去公证机关申请公证,很多新婚夫妇都会在婚前考虑这个问题。婚前财产公证,是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简称,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
婚前财产公证,被认为是中国人法律意识的进步,但归根结底是和当下婚姻的不稳定性增强有关。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很多人对婚姻失去了信心,公众传媒中我们看到太多的婚姻以离婚收场,最后还要走进法院撕破脸皮分割财产。大家都不愿意在失去婚姻的同时又失去金钱。对婚姻不那么有信心的人们,看上去早早地打算好最后的退路,实际上这是在搭建最后一层网,感情破裂了至少能挡住一些东西不要被冲走。
有时候做婚前财产公证的行为不是因为不信任对方,而是通过这种行为给自己增加安全感,想证明自己对另一半信任是有据可循的,如果对方愿意进行公证,就说明自己的信任是正确的:“如果不贪图我的钱,去做个婚前财产公证又何妨?”
拿什么面对你,婚前公证?
婚前财产公证,对一场婚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当事人的接受程度。做婚前财产公证,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其实要不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也一样,需要由双方协商决定。如果双方心理上都能接受且完全自愿,理智地看待婚姻的未来,在婚前梳理清楚各自的财产,就能避免感情消失后,为了财产分割而对簿公堂,对双方造成再次伤害。
若是强迫进行,则可能会给婚姻危机埋下伏笔。尤其在一些年龄、经济基础悬殊的婚姻中,本来双方因为物质的差别可能会有一些不信任,这时没有打消猜忌、重建信任,而是再去继续伤害——非要财产公证一把,这可能会让想公证的一方觉得对方“不去公证就是爱我的钱”,不想公证的认为“还没结婚呢,就开始防着我”,对感情不但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而且充满杀伤力。
所以,希望去做婚前财产公证的恋人,请对自己爱的人和自己搭建的小家庭建立一些信任;被迫要求去公证的,对另一半的“信任恐惧”保持理解,既然爱他也请通过这种方式给对方一些安全感。
其实,我们还是希望婚姻在最初建立时,是彼此充满信任的,就像身家雄厚的英国王储查尔斯在与卡米拉婚礼在即时坚决拒绝律师提出的进行婚前财产公证这“伤感情”的主意,他坚信自己的婚姻建立在信任和真诚的基础上,情深意重不言而喻。
还有,财产这件事,未必需要通过婚前公证来保障,真正发生问题的时候只要有证据证明哪部分是婚前财产即可。
“信任恐惧”来源于社会心理学,它指的是因为对他人的信任长期得不到正向的强化,从而信任感削弱,而同时恐惧感增强。具有这种体验的个体,并不希望这个社会和人际是缺乏信任的,相反,他们比一般人更渴望信任,但是因为信任的对象总是让他们失望,从而使得他们变成了极其渴望信任又极其得不到信任的人。
上一篇: 婚前心急,婚后嫌弃
下一篇:恐婚族到底在恐惧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