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空间 首页 > 情感

你的爱情模板

 我们常照着“旧爱”找“新欢”,你知道这是“爱情模板”的作用吗?我们除了需要对过去的自我表示忠诚,还需要帮未来的自我好好成长。 我的感情史在朋友眼里污迹斑斑,罪证...

 我们常照着“旧爱”找“新欢”,你知道这是“爱情模板”的作用吗?我们除了需要对过去的自我表示忠诚,还需要帮未来的自我好好成长。

 我的感情史在朋友眼里污迹斑斑,罪证是我走马观花式地淘汰了十几个女朋友。他们说:“不是下一个就会更好。”其实不关下一个的事情,只是因为最初的那一个。

 我的初恋女友叫小橘,这段感情持续了三年。从高中到大学,最后忍受不了异地恋的折磨,她退出了。事情过去两年多,我和她也没再联系过,可她在我的爱情里却“阴魂不散”。

 我和小橘在一起经历了很多,被反对的“早恋”,高考的压力,我们的第一次也都交给了对方……她带我走进了异性的世界,让我明白了爱情的味道。

 和她分手之后,我认识了萍,现在想想,喜欢她是因为她长得有点像小橘。我以为通过这段新感情可以开始新生活,结果我们还是分手了,因为萍有什么委屈总是放在心里,不像小橘不高兴了立即哇啦哇啦地说给我听,不需要我猜来猜去。接下来……和小雨分手是因为她总黏着我,不像小橘那么独立……和妞妞分手是因为她不爱吃辣,小橘和我都是无辣不欢……和菲儿分手是因为她只爱穿短裤,小橘爱穿裙子……这些分手的理由,只是引发我反感对方的一个个导火索,越和小橘不一样,我就越不能忍受,最后背上了“花心萝卜”的恶名。谁也不知道我是一个如此“专一”的人,我专一的对象就是小橘。

 我知道自己这样不好,小橘不会回到我身边,即使她回来了我也未必能重新爱上她,可为何我走不出初恋?

 第一次爱情的经验,就像在情感的白纸上画一颗心,日后画上的所有心,都要和这颗心对比——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爱情模板”,它是情感领域“先入为主”的“过去经验”。当我们第一次恋爱过后,会把这次情感的经验当做标准,为爱情下一个定义,日后再经历爱情,都要与之相比,符合的过关,不符合的会被我们自动排斥。

 心旅人Same就是按照这样的“爱情模板”,排斥着新的感情。小橘的样貌、着装、性格、处事方式,对Same来说都是第一次,他会潜意识地认为“原来恋人是这样的”“谈恋爱是这种感觉的”……所以他会觉得“吃辣、穿短裙、有话直说、独立”的女孩,才能给自己恋爱的感觉。

 不由自主地对旧爱“忠诚”

 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对旧爱专一,其实心理的秘密是:对过去自我的选择表示“忠诚”。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自动思维:曾经那段令人难忘的初恋时光里,我选择了这样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很幸福……所以,我怎么会选错人呢?即使日后因为各种客观的原因分开了,我还是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很正确。所以,我还要找一个那样的。

 除此之外,这种对自己的忠诚还表现在,“曾经摔倒的地方,总想爬起来再试试”。像Same,在他心里总会隐隐地有个声音:“是因为异地相隔,我们才会分手”,潜台词是“不是因为我们感情不好”……也就是说,他把分手归因为“异地相处,她坚持不了”的偶然因素。那既然主观上的情感选择没有错,偶然因素又不是每次都出现,如果重来一次,一定可以爱下去。因此,他就不断地按照“爱情模板”,寻找着第二个小橘。

 “爱情模板”的另一面“爱情模板”的存在,证明我们拥有“情感记忆”,我们不像电脑,按下删除键,一切就不存在。我们经历过的那些人,那些事,都会储存在“情感记忆”中,变成属于自己的“过去经验”,我们也因为这些经验变得丰富而成熟。

 “爱情模板”不仅仅发挥着“恋爱标准”的作用,让我们照着“旧爱”找“新欢”。有时,当第一次的经验不那么美好时,“爱情模板”也会成为“危险信号”,如果之前的恋爱让你痛苦不已,你会照着“爱情模板”的样子避开类似的人和关系,比如,之前你交往了一个皮肤黑的男生,你们不欢而散,于是你会无意识地拒绝所有皮肤黑的异性。因为“过去经验”告诉你,这样的人不会有好的爱情。

 什么样的人容易有“模板”

 有四类人,会容易受到“爱情模板”的影响:第一类人,在之前经历的感情中用情很深,两个人关系发展得比较深入,比如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第二类人,分手是因为客观原因,像Same,分手是因为距离的问题,或者有些人是因为家人反对、经济问题、年龄问题等。

 第三类人,情感记忆发达者,同样在情感上有经历,这类人会比其他人更能记住两人在一起时互动的细节,所以他们的“爱情模板”也就更具体,更细化,他们很容易照着自己的记忆行事。

 第四类人,自恋者,因为自恋,所以更容易忠诚于过去的自我,也更看重自己曾经的选择,所以更在意“爱情模板”的标准是否满足。

 “爱情模板”也需要成长对“爱情模板”的执著,是对我们自己的“忠诚”,这无可厚非,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自己“爱情模板”的影响。

 但在我们用新感情对比“模板”时,需要提醒自己“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强迫性地要求“严丝合缝”,毕竟每个人、每段恋爱都不一样。只要这个人可以满足“爱情模板”上自己最在乎的两条就可以了。而且,建议大家尽量把这种“对比”停留在择偶的时刻,等到认定一个人,开始交往了,就请默默地把你的“模板”丢到一边吧。

 “爱情模板”并不是初恋结束就一成不变了,它也需要更新和进化。新的感情,新的爱人,都可以继续丰富和拓展你的“爱情模板”,直至你找到那个“对的人”。这就好比制作菜谱,某次偶然的尝试做出一盘很好吃的菜,就马上记录下做法,这个做法就是最初的“爱情模板”,但这个菜谱不会一直不变,随着重复地尝试,我们可能会发现让这道菜更好吃的方法,于是不断地修改菜谱,直至它达到最佳状态。

 对待爱情,就该有这样的态度,尊重自己先前的经验,但也不排斥新的尝试,并从新的体验中,不断积累对爱情好的经验,这才是每个人幸福的情感修行。

 指对于爱情来说,这种标准是由衷的,内在的,有时候不能被我们的意识察觉的,但是我们却冥冥之中按照它来衡量评判摆在面前的感情。假如在第一次爱里,你大多时候感受到的情绪是兴奋莫名的,你就会认为,只有让你兴奋莫名的男人带给你的情感,才是爱情,和他在一起,才有爱的感觉;假如在第一次爱里,你大多时候感受到的是心痛,你也必然会觉得那些没有让你心痛的情感,就不是爱情。


Top